查看原文
其他

利用假期听故事,轻松理解背诵175首部编规定的古诗词

枣妈团队 枣妈和恺摩
2024-09-07

恺摩=Kidsmore=成为我们自己的楷模


文/枣妈团队

从枣妈开始的

几个IC界的爸妈

工作之余高质量的陪娃

没有鸡血没有鸡汤

只有经验分享和干货



还记得这套书吗?枣妈也曾经也说过,这是在国内给孩子制作最精良的关于古诗词的书。

里面介绍了175首最新部编的古诗词。


学期期末,枣枣的语文老师也说下学期要换教材,采用部编,其实换汤不换药,但是古诗词的比重真的变大了。
和以前的人教版相比,小学古诗古文新增了80%;初中的古诗文也提升至124篇,全部课文的51.7%

语文又是中考、高考的第一门,考好了就是定心丸,可以说,现在是得古诗文者得语文,得语文者得考试


可是,回忆自己读书时死记硬背的痛苦过程,还有做诗词鉴赏时屡屡出错的惨痛经历,我觉得古诗背诵最关键要靠“理解”


其实想要让孩子喜欢古诗,学会古诗,一定不能死记硬背。如果能用一种通俗有趣的方式,把古诗讲成故事,让孩子听完不仅能理解,而且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轻松记住,那就最好了。


后来出版社和我推荐这个课,试听了以后特别喜欢,因为正好是用《古诗有故事》这套书来讲解的,它由耕林童书馆创始人、总编辑敖德老师精心打造,《敖德叔叔:古诗有故事》完全是在我的预期之中。



敖德叔叔是谁?


他是耕林童书馆创始人、总编辑,为孩子创作绘本的作家,还是一个10岁男孩的爸爸。


敖德叔叔一直提倡,孩子一定要听古诗、读故事、学古诗。那么一首诗究竟有什么价值?为什么我们现在还要学习古诗?



首先,古诗保存了历史:国家的、民族的、群体的、个人的,为我们呈现出曾经真实存在过的一段段生活和体验;其次,古诗传递了那些亘古长存的道德准则:忠诚、勇敢、坚强、善良、惜时、好学……它们值得被一遍遍讴歌;最后,古诗是语言艺术品,它凝聚了文学的审美。这些历史、准则与审美,构成了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。


敖德叔叔用讲故事的方法,把诗人生平、经历、历史文化等融入到古诗故事中,简单来说,就是让古诗不用背,听完自然会!


这门古诗课按照从汉代到清代的历史顺序,重点讲了75首中小学必考古诗,都是教育部新版《语文课程标准》推荐背诵篇目。另外,故事中也穿插了多首其他的古诗,加起来一共讲了175首古诗。


最吸引人的,是整套课的故事都非常有意思,看看部分课程大纲感受一下。↓↓↓


“有一种传统,叫宝宝心里苦,但宝宝不说”“假如你的好朋友要移民火星了”……


这些标题一听就觉得好有意思!!忍不住打开看看,结果一读就停不下来了。


敖德叔叔就用“假如你的好朋友要移民去火星了”为题,将诗人的情感带入现代化生活,引出《送元二使安西》、《别董大》、《芙蓉楼送辛渐》这三首诗。

如果有一天,你的好朋友告诉你:“我们要搬家去火星了。”

你肯定很吃惊:“火星那么远,路上要走好长时间吧?”

“乘飞船要两年才能到。”

“那你以后不能经常回来找我,我也不能经常去看你了?”

“对的。”

“我舍不得你!”

“我也舍不得你!”

于是,你和好朋友抱头痛哭起来。


这么跟孩子解释,他会秒懂诗人送别时候的心情:“哇,他的好朋友去了特别特别遥远的地方,这辈子可能就再也见不到了,好难过啊!”那可不是听一次就记住了!



李清照的那段,基本上小朋友不需要怎么背诵,看到这标题就觉得太贴近孩子的想法。


“我们应该去了解诗人生活的时代发生了什么,诗人是个什么脾气的家伙、经历了什么事,然后才能站在诗人身边,陪着他高兴、难过,从而真正理解某首诗的心情。


古诗不用背,听完自然会,这样一来,不仅背诵问题解决了,诗文理解也不再是难事。


《敖德叔叔:古诗有故事》

仅售79元

点击下图二维码,立即订阅

↓↓↓


这门课不仅能让孩子提升成绩,更给了他们诗和远方,不信你来了解一下!


读懂诗之前,先读懂诗人


以唐代诗人白居易为例,用现在的话来说,白居易就是全民偶像。


别人写诗,大多写山水美景、人生抱负,白居易不一样,他写诗,要写不公平的事,写写受苦的人,让皇帝和官员们别天天只顾吃喝玩乐,要为老百姓着想。


他写风雪里卖炭的老人,自己冻得瑟瑟发抖,最后炭还全部被抢走(《卖炭翁》);写皇宫里美人跳舞时踩在脚下的红地毯,每一寸都是用蚕丝织成的(《红线毯》);写一个不想去打仗送死的男人,情愿用大石头把自己的手臂打断(《新丰折臂翁》).......他把写老百姓的诗,叫新乐府。


白居易逝世后,皇帝还写了一首诗来悼念他:“童子解吟长恨去,胡儿能唱琵琶篇,文章已满行人耳,一度思卿一怆然。”(小屁孩都会哼你的长恨歌了,外国人都会唱你写的琵琶篇了,路人的耳朵都给你的大作灌满了,怎么你就抛下我们走了呢?哎哟,一想到你,我就想哭!)


这就是全民偶像白居易的魅力!敖德叔叔用通俗易懂的方式,在故事中讲人物,在人物中再讲古诗。



还原历史真相,才能懂诗的情感


李白的《早发白帝城》,我们都非常熟悉的诗。

朝辞白帝彩云间,千里江陵一日还。
两岸猿声啼不住,轻舟已过万重山。

但是如果不懂当时李白写这首诗经历的事,可能会以为这只是一首写景、或者叙事的事。


实际上,当时历史上的李白刚牵连上一件政治官司,被流放到偏远的南方去了。他背上小包包,垂头丧气地走到四川时,没想到皇上突然大赦天下……


“啊!”李白接到命令,乐得一蹦三尺高,:“太好啦,不用去那鬼地方了,回家回家,马上回家!”


了解了李白当时的这个历史背景,我们才了解了诗人的心情,此时再来读诗,感受到的情绪就截然不同了:


他立刻乘船,顺流而下,心情好到连吃黄连都是甜的,猿猴的啼叫声在别人耳朵里常常是凄惨的,但是开心的李白听起来却是在愉快地唱歌。


伴着猿猴的动听歌声,小船嗖嗖嗖,跟电影蒙太奇镜头一样,转眼过了一万座山……


学习古诗背后的这些故事,一方面是拓宽了孩子们的历史人文知识,另外一方面也能让孩子真正通过“阅读理解”这一关。


听过这门课的孩子,考试中再遇到“作者抒发了什么情感”这一类的题目,就再也难不倒了!



解读一首古诗,学会多种技能


这门课会在讲故事的同时教给孩子们很多写作技巧。


例如在《跟难兄难弟学一手》一课中,敖德叔叔以贾岛的《寻隐者不遇》为例子,讲述了“用配角衬托主角”的写法。

松下问童子,言师采药去。

只在此山中,云深不知处。

从头到尾,这位“隐者”的一根头发、一片衣角都没出现,但是通过松树、童子、山峦和云雾的衬托,我们的脑海里自动浮现了一位仙风道骨的世外高人。


我们平常写作也完全可以这样写,写一个人时,先写写他房里的摆设,写他的朋友,写他爱吃的东西……他的性格自然就呼之欲出了。


另外,这门课还是一套极棒的写作素材。


李峤、贺知章、骆宾王的诗来讲状物,孟郊和贾岛教写人。敖德叔叔在讲故事的同时,也把写作技巧教给了孩子。而在日常写作中,随手引用恰切的古诗词,也可以为文章增色。


这门课程聘请了南京大学图书馆估计部主任进行了审读,在保证趣味性的同时,专业度也绝对过关。


课程中中涉及了很丰富的人文知识,把每首诗的作者背景、历史背景都讲得很透,孩子们看完印象深刻,对诗的情感把握也更加准确,写作文时自然而然就能用得上了。


《敖德叔叔:古诗有故事》

仅售79元

点击二维码,立即订阅

↓↓↓


相信孩子听完这门课,不仅能够成功应付各种古文考题,还能够还能将中国传统的美带入到生活中,对着枯燥的课文讲故事、对着天边的飞鸟吟诗句……


所谓满腹诗书气自华,正是如此!


↓点击阅读原文,让孩子成绩优秀,更有诗和远方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枣妈和恺摩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